最新资讯|治愈系设计正当红:宠物行业品牌如何触达“情绪价值”?

在今天的消费市场,宠物行业不再只是“刚需经济”,而逐渐走向“情绪经济”。宠物产品不仅是“粮食”、“玩具”或“服务”,更承载了情绪投射与情感陪伴的角色。


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城镇养宠家庭已超过1.2亿户,年轻养宠用户中超过67%表示,他们在选择品牌时更看重“情绪上的连接感”而非单一功能。换句话说,品牌是否“可爱”、“温暖”、“像朋友”,越来越成为决定消费的核心因素。

 

 

 

 


这也意味着,宠物品牌要从产品竞争走向情绪连接,就必须构建出一个“有温度的人格”。设计,不再只是美化包装,而成为品牌人格化的“第一张脸”。


第一部分:从卖功能到讲情绪,品牌角色正在改变

 

过去的宠物品牌往往以“功能清晰”为设计起点。比如强调“高蛋白”、“抗敏配方”、“兽医推荐”,包装主色为蓝色、白色、银色,力求专业感。但这套模式面对新一代消费者时,显得距离感强,缺乏情感互动。


反观一些新兴品牌的成功,正是得益于情绪定位的转变。比如:


小壳(Kibble+)把“主子陪伴感”做成核心价值,品牌语气像一个默默为宠物服务的“铲屎官助手”,视觉采用浅粉、浅橘为主色,加入手绘插图风格,降低距离感。


爪爪星球主打“猫咪心情研究所”概念,不再是“卖猫粮”,而是“懂猫的小情绪专家”,每一款产品都附有情绪标签,如“治愈力增强”、“快乐小零食”。


这种从“买卖关系”向“陪伴关系”转化的品牌战略,直接带动了消费者的复购和自发传播。根据2023年京东宠物行业数据显示,品牌拟人化程度高的宠物用品,其用户留存率是传统功能型品牌的2.5倍。


第二部分:设计如何构建品牌人格?从这三点入手

 

要让品牌“像一个有情绪的朋友”,而非“一个冷冰冰的卖家”,设计语言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。


一,色彩语言要表达“情绪温度”


宠物品牌视觉设计不再追求强对比和硬线条,而更偏向柔和、治愈、饱和度低的色彩。比如常用的“淡奶油黄”“豆沙粉”“青瓜绿”,都与“温柔、安心、可靠”这些情绪词挂钩。


以萌它宠物为例,它通过一套色彩温感体系定义品牌调性,比如“热恋粉”用于零食系列,代表亲密陪伴;“森林绿”用于清洁产品系列,传递自然纯净感。色彩不只是美观,而是“代替品牌说话”的工具。


二,品牌角色具象化,形成情绪认同感


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打造“品牌宠物角色”,让品牌不再是一个LOGO,而是一个“可以互动”的角色。


例如,PATTER PET打造了一只虚拟柴犬“P仔”,它不是代言人,而是“品牌灵魂宠物”,在产品、社交内容中不断出现:它会“对话”、会“吐槽”、会“推荐商品”。用户在小红书、抖音评论区的互动中,常常说“P仔今天推荐的我买了”“想给P仔过生日”,这是一种深层的情绪认同。


三,图形风格表达品牌性格,治愈感≠幼稚感


设计中常见误区是把“治愈”做成“低龄化”。其实年轻消费者并不拒绝成熟感,而是希望“在亲切中感受到设计品位”。


比如DOGOCAT品牌虽然主打“轻治愈”,但其插图风格采用了手绘+拼贴的高级调性,字体设计避免过于卡通,用现代无衬线字体表达简洁感,让整个品牌既亲切又有美学识别度。用户拍照上传时也更有“晒图欲望”,间接提升传播力。


第三部分:人格化品牌如何在内容中持续“活起来”?

 

品牌人格建立之后,关键在于“持续发声”。内容和传播不能割裂于视觉系统,而要让设计“流动起来”。


举个例子,宠物品牌毛球星球会围绕品牌角色“毛球”在社交平台上讲故事,比如它每个月都会有“心情日记”或“主子的来信”系列图文,配合统一风格的插画设计,让品牌的视觉与声音形成强连接。


同时,他们还推出“铲屎官情绪疗愈周边”,包括日签、小夜灯、抱枕等,延展设计语言到线下触点,强化品牌人格“善解人意”的核心印象。


在数据层面,根据他们公布的用户调研,在品牌角色建立后的3个月内,微博互动率提升了48%,私域社群粘性提升超过60%。


结语:在“情绪价值”面前,设计决定第一印象

 

今天的宠物行业竞争,已经不只是“谁功能更强”,而是“谁能更懂我和我的宠物”。用户买的不只是产品,而是“认同感”“安心感”和“温暖感”。


治愈系设计,不等于可爱堆砌,而是要借助视觉语言去承载品牌人格,传达一种“它是你身边的朋友”的温度。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,不是你喊了多少次“我专业”,而是用户能自发说出“这个品牌,好像真的懂我”。

 

文章整理:琥珀的心 |Date:08th May 2025 | 浒魄品牌视觉创意实验室 (深圳)| Hupool Brand Visual Creativity Laboratory (Shenzhen) | The picture is taken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opyright owner。

治愈系设计,不等于可爱堆砌,而是要借助视觉语言去承载品牌人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