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资讯|宠物品牌如何打造“人宠共感”的视觉体验?
在当下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市场环境中,一个新的趋势正在兴起——从“宠物为主角”走向“人宠共感”。过去宠物品牌多强调“为宠物选对产品”,如今的用户则希望看到“我和宠物一起变得更好”。品牌视觉,作为第一触点,正成为承载这种关系和情感的关键载体。
通俗点说,不只是宠物喜欢,更要让“人类主人”心甘情愿买单、晒图、复购。这就要求宠物品牌的视觉体验,不只是美观或者功能明确,而是要设计得“通人性”。
一、“人宠共感”不是双倍可爱,而是情感连接
很多品牌误以为,只要把猫猫狗狗画得更萌、颜色更粉嫩、字体更圆润,就是视觉上的“共感”。但真正的“人宠共感”设计,不是简单放大“萌宠”,而是要把人与宠物之间的细腻关系具象化。
比如有些人将宠物视为家人,有些人当作治愈良药,还有一些人更像是彼此的朋友甚至“心灵依靠”。这时候视觉系统就不能只是“宠物感”,而要有人的情绪投射空间。
举个例子,“尾巴生活”品牌并没有选择单一主角宠物,而是将包装设计成“人和宠物共处的场景小画”,比如一起看电视、一起睡觉、下雨时一起蜷在沙发里。色彩柔和但不幼稚,细节丰富但不冗杂,传递出的不是产品,而是“陪伴感”。
二、品牌视觉设计中要读懂“人类用户”的感受
一个重要误区是:设计师只在意宠物品类属性,却忽视购买者始终是“人”。
视觉体系要想打动人类用户,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情绪状态。以年轻用户为例,2023年小红书调研显示,95后宠物主人的关键词前三名是“孤独感”“责任感”和“情绪价值”。这意味着品牌设计不能只是卖宠物好物,更要回应这些情绪诉求。
比如“宠点”品牌设计选择用灰白绿为主色调,不追求甜腻风,而是更偏生活化、松弛感的治愈风格。他们的LOGO是一只坐在窗台的小猫,但猫的姿态像在等人回家。这种细节设计,直接打动了城市独居青年群体。配套的手提袋设计甚至印有“回家有人等我”这类文案,配合图形构成强烈的共感视觉。
三、设计策略上需要“人为主宠为辅”的表达配比
在传统宠物品牌中,视觉重心往往是宠物本身。但在人宠共感的策略下,品牌视觉应该体现的是“人宠共处”的状态。
例如包装设计方面,“一起吃饭”“共同游戏”“人类视角的宠物日常”都是更能引发共鸣的切入点。与其把猫粮包装设计成“营养结构分析图”,不如设计成“主人下班后和猫咪分吃晚饭”的温馨插画。
再比如社交传播层面,品牌海报不妨以第一人称叙述,比如“今天,它把我从情绪低谷里拉出来了”“我和它在雨天一起发呆了一整晚”。文字和视觉共同发力,传达“你不是一个人在爱它,它也在爱你”。
四、情绪感知型设计语言更能让品牌“留下来”
如果我们把品牌比作一个人,那么宠物品牌的“人设”不能只是卖产品的工具人,而要是“情绪稳定、善解人意的朋友”。视觉风格应具备三种特质:
一是轻柔不侵略。让用户在浏览、触摸、打开产品时感到舒服,而非过度刺激。比如使用柔和渐变、插画而非照片、哑光而非高饱和对比。
二是留白感强。共感不是堆砌信息,而是留出想象空间。视觉中适度留白,不让设计太“吵”,让人情绪可以停留。
三是细节有温度。比如“自我寄语式”的产品文案、“可互动”的包装结构、“贴心提醒”的图标风格,这些微小的视觉元素,能让用户觉得品牌“懂我”。
“觅物宠研所”品牌的洗护系列中,每一瓶洗发液瓶身下方都藏有一句小句子:“你不说话,但我知道你今天心情很好”。配上温柔色调的插画风格,不需要花哨设计,也自然构建出品牌情绪温度。
五、从视觉到内容再到空间,人宠关系要“全链路共感”
人宠共感不仅限于包装和平面视觉,还要延展到品牌的线下空间、社交平台表达、用户周边设计等全链路。
比如“毛小星球”在门店空间设计中,让店内高度适配宠物视角和人的互动路径,使用低位货架、宠物互动角、可以坐下撸猫的休息区,同时视觉墙面用插画复刻“宠物陪伴日常”。这种场景本身就成为品牌记忆点。
而在社交平台上,品牌通过“人宠对话日志”的视觉系列,每周发布一个插画式故事,用一段主人心情+宠物回应的方式呈现,画风温柔,文案轻巧,让视觉成为品牌和用户之间的情感桥梁。
结语:设计的终点是人与宠物的双向奔赴
在宠物品牌的竞争格局中,真正能长期留在用户心里的,不是功能表有多全,而是设计是否表达出“你懂我,也懂它”。
人宠共感视觉,不只是用好看的图吸引注意,而是用通人性的设计语言,描绘出人与宠物之间最真实也最温暖的情感关系。一个能“和你一起爱你家宠物”的品牌,才是人宠双赢的终极形态。
设计要温柔有逻辑,品牌要真实有温度,用户才能在无数产品中,认出那个“属于我和它的”品牌。
文章整理:琥珀的心 |Date:08th May 2025 | 浒魄品牌视觉创意实验室 (深圳)| Hupool Brand Visual Creativity Laboratory (Shenzhen) | The picture is taken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copyright owner。